尸體腐爛的實質是微生物分解蛋白質和其他有機物,比如說,蜥蜴在短短四周內將完全無法辨認。肉、脂肪和軟骨的易腐爛部分被去除或用防腐劑處理以保持更完整的形狀,然后獲得標本。總的來說,動物標本主要有四種:干燥、浸泡、剝離和骨標本。
早期剝下來的標本往往填充著鐵絲、鋸末、稻草等,久而久之,內部材料變形,皮毛也沒有清洗干凈,油脂外泄,在祝福下呈現出一種奇怪的喜悅感扭曲的姿勢。
為了大限度地再現光澤和紋理,生皮須鞣制成不易變形的熟皮。
采集的標本須分類,先放入較大的清水容器中,然后選擇生命力強、形狀典型、完好、大小合適的標本留取,其他雜物丟棄。
將水生物種移入淡水或海水容器中靜置1小時,使動物恢復到自然環境中的生活狀態。易發生收縮的動物在處死前需要麻醉。常用的麻醉劑有乙醚、氯仿、50%乙醇、硫酸鎂等。
動物標本的處理,還需要將動物麻醉一段時間后(麻醉時間不能過長),用適當的藥劑迅速殺滅,保持其外觀和內臟完整。常用的殺滅劑有5-10%福爾馬林、80-95%酒精、無水酒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