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標本的制作程序是怎樣的?下面教學切片標本小編為我們解答一下。
一、修整
從數株同一植物中挑選各器官完整的植株做標本。先去殘葉,恰當疏掉一些過密的枝條和過繁的花、葉、果。假如10朵大花集合在一起時,一般只留4~5朵為宜,不過應留一小段花、果、葉梗,以標明原來的生態情況。要使一個立體什物變為平面時,則要剪去1/2或2/3才不致堆積。在吸水紙前須整形,即將標本的枝、葉、果、花展開平放,防止重疊。教學切片標本盡量使標本既堅持天然狀態,看上去又很漂亮。對一些不便限制的漿果、塊莖、塊根,則應進行浸制保存。
二、限制
鋪吸水紙數張在標本夾上,將夾著植物標本的半數吸水紙放在上面,限制前,把半數吸水紙翻開,檢查與糾正花、葉的位置,把少量葉片和花翻過來,以便對他們作全-面調查。擺正后,將吸水紙半數折合起來,上面再鋪幾層吸水紙,就可再放另一份植物了。這樣一層層加上去,放齊。將標本夾用粗繩捆緊,壓上幾十公斤重的大石塊,置通風處。次日換干紙時,須再仔細加工整理標本。限制的一天,每隔五小時換干紙,次日可每天換干紙兩次,再過二天,24小時換一次,一般植物標本需要3~7天。也可在第三天換紙后,增加壓力(夾內有250~300份標本的夾板,可施加125~150千克壓力)。
置直射日光下,使水分敏捷蒸騰,可防止過度變色或發霉。多雨地區,每日換干紙兩次,可置于微火上烘烤,大約3~4日可制干。標本的枯燥程度怎樣才是適度呢?可用手把標本拿起來,沒有干透的標本,個別部分柔軟易彎曲;過于枯燥的標本,很脆硬易折斷。枯燥得適度的標本是有彈性的。教學切片標本在限制過程中,落下來的花、果、葉,要用紙袋裝起,注明標本的號碼,以便上臺紙時附上。
三、上臺紙、貼標簽
將枯燥好的標本放在臺紙上,擺好位置,進行固定。固定時要注意標本的科學性、藝術性。固定可用健壯的細紙條或玻璃紙條貼在枝條上,再將紙條兩頭粘在臺紙上,或用小刀在固定處切一道小口,把紙條的端頭穿過小口,貼在臺紙的背面。也可用白棉線把標本釘在臺紙上。小植物標本或枝條柔軟的標本,可用膠水涂在標本的背面,直接粘貼在臺紙上。
上完臺紙后,要在臺紙下方貼上標簽。將一張與臺紙同樣巨細的標本襯紙貼在臺紙上端邊際上,使標本得到維護。
四、保存
臘葉標本應要分類別放在標本柜或者是標本箱內部,標本之間應該要放些樟腦丸,避免蟲蛀,春天以及多雨季節應該要將標本放在通風的鼓噪地方,避免標本出現發霉情況,如果有標本室,在初春關好門窗,將福爾馬林溶液在酒精燈上面來加熱,使得蒸汽熏殺蟲菌三天,可以防止蟲蛀腐爛。